這六堂課擷取自《富爸爸 窮爸爸》,
期望能將本書的核心思想帶給正在追求財富這條路上努力奮鬥的你。
第一課,富人不為錢工作
我們都希望有一份安穩的薪資收入,
因為我們有恐懼跟貪婪之心。
沒錢的恐懼會刺激我們努力工作,
有錢後的貪婪又讓我們去想賺到的錢能買什麼東西。
於是,我們陷入了沒錢就賺錢、有錢就花錢的迴圈,
無窮無盡的在恐懼跟貪婪間奔忙,
起床、上班、付錢、起床、上班、付錢、起床……
如果你沒有察覺恐懼和渴望控制了你的思想,
就會落入此生最大的陷阱,
以為錢能買來快樂,
而忘了探索自己的夢想。
為了避免這個陷阱,
我們應該掌握自己的財務,而不是依賴雇主,
就算人不在,也能讓事業持續為我們創造財富。
第二課,瞭解財務知識的重要
如果想致富,就需要學習財務知識。
首先,必須先明白資產與負債的區別,並且購買資產。
下圖用簡單的例子來區分資產與負債。
資產是,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。
負債是,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。
如果想要變富有,
只需要在一生中不斷地買入資產就行了;
如果不想變窮,
請避免買入負債(或是自以為是資產的負債)。
那再來看看窮人、中產階級及富人現金流的差異吧。
中產階級購買負債使得支出變多;
富人則購買資產使得收入變多。
明白了資產與負債的差異,
就集中火力去買能帶來收入的資產,
同時注意降低負債和支出。
隨著資產的增加,
我們可以用財富來衡量成功的程度。
財富是將資產欄所產生的現金流,與支出來所流出的現金流進行比較而定的。
當每個月從資產欄生出來的現金流能支應支出,那就是有財富了。
下一步則是致富,
透過資產中得到額外的現金,進行再投資。
流入資產欄的錢越多,資產就增加的越快;
資產增加的越快;現金流入也就越多。
所以,請記住作者的這句話:
「富人買入資產,窮人只有支出,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」
「以為是資產的負債」使支出增加,
不但沒有讓收入增加,還會讓能投入資產的金錢變少,
更甚者甚至讓支出超過收入,陷入惡性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