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篇介紹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中的前8種思考方式,

讓我們繼續將剩下的9種分享完。

 

 

有錢人大於他們的問題;窮人小於他們的問題。

 

窮人會想辦法避免麻煩,看到挑戰拔腿便跑,

在追求不要有任何問題的時候,

卻同時給自己製造出貧窮這個大麻煩。

 

成功的秘訣在於你要成長,

要解決遇到的問題。

 

當遭遇問題時,

請仔細想想要怎麼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,

這可以幫助你開始行動。

 

 

10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;窮人是很差勁的接受者。

 

很多人是很差勁的接受者,

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值得和不配,

另外也因為「施比受更有福」這樣的觀念。

 

而有錢人深信自己的努力和所提供給別人的價值,

得到良好報酬是完全合理的事,

樂於接受很多的錢進入他的生命中。

 

 

11 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;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。

 

用時間換取穩定的薪水沒什麼不對,

但這個「穩定薪水」的概念會阻礙我們賺更多錢。

 

因為時間是有限的,所換到的酬勞會有上限,

我們應該做的是根據結果,不為收入設定上限。

 

如果你現在的工作不是根據你工作的結果給予酬勞,

請考慮自己當老闆。

可以先從兼職開始,看能提供什麼給其他人

像是將所學的知識交給別人。

 

 

12 有錢人想著如何兩者都要;窮人想著如何二選一。

 

窮人常使用匱乏的角度看世界,

認為不可能擁有一切。

 

而有錢人知道,只要一點創意,

就可以想辦法擁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一切。

 

當然,要先改變自己的觀念,

並採用兩者都要的思考模式來練習遇到的狀況。

 

 

13 有錢人專注於自己的總資產;窮人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收入。

 

真正衡量財富的標準是總資產,不是工作收入,

總資產高低由 1 收入, 2 存款, 3 投資, 4 簡化所決定。

 

收入分為工作收入及被動收入。

 

工作收入很重要,

因爲沒有它就幾乎不可能產生其他3項總資產因素,

但它只是總資產中的一項而已,

不幸的是窮人只專注於工作收入而遺忘其他3項因素。

 

被動收入是只不需要實際工作就能賺到的錢,

它同樣可以拿來消費、儲蓄與投資。

 

儲蓄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,

你將賺到的錢留了多少下來才是夠創造財富。

 

投資是用儲蓄的錢來賺更多的錢,

通常用懂投資的人,

錢成長的速度和總資產成長的速度就會更快。

 

有錢人會把時間和精力學習投資相關的事物,

而窮人認為投資是有錢人做的事而從不開始學習。

 

簡化很少人注意到他對創造財富的重要性,

簡化能讓你很自覺地過著一種對金錢需求比較低的生活方式,

與儲蓄一起作用。

 

關注這四項影響總資產的因素,

並製作一張總資產報表,每個月追蹤及修改報表一次。

根據專注定律,你專注的東西會朝你想要的方向前進。

 

 

14 有錢很會管理他們的錢;窮人很會搞丟他們的錢。

 

管理金錢的習慣,比擁有的錢財數目重要,

那該怎麼管理呢?

 

請準備一個「財務自由帳戶」,

每收到一筆錢,就把這筆錢的10%放進這個帳戶,

這筆錢只能用來投資和創造被動收入。

 

你還需要一個玩樂帳戶存入10%的收入,

這個帳戶的目的是呵護自己,

避免在管理金錢時所產生的壓力太大而放棄管理。

 

除此之外,還會需要:

教育帳戶、需求帳戶、長期儲蓄帳戶...等不同功能的帳戶,

來幫助你處理賺來的錢,

不管你現在有多少錢都應該開始學著管理自己的錢。

 

相關閱讀:《下班後賺更多,記帳、存錢、再投資》讀後心得

 

 

15 有錢人讓錢幫他們辛苦工作;窮人辛苦工作賺錢。

 

努力工作很重要,但光靠苦力工作絕對不會使你致富。

 

對有錢人來說,努力工作只是暫時的狀況,

但對於窮人來說,卻永遠只是努力工作。

有錢人知道,「你」必須努力工作,

直到「你的錢」幫你工作到能取代你。

 

當「你的錢」賺取的被動收入大過你的開銷,

這樣便達到財富自由了。

 

被動收入主要來源有兩種,

一是「讓錢為你工作」,包括以理財工具進行的投資,

像是股票、債券以及擁有抵押或其他會增值的資產...等。

二是「讓事業為你工作」,前提是事業能不斷產生收益,

且自己不需要親自參與事業的運作。

 

創造被動收入這件事十分重要,

沒有被動收入,你就沒有自由。

 

因此,請把你的焦點從主動收入轉向被動收入

並尋找三種可以不需要工作就創造收入的方式,

然後採取行動。

 

相關閱讀:財務自由,成為企業主或投資者會更容易

 

 

16 有錢人就算恐懼也會行動;窮人卻讓恐懼阻擋他們的行動。

 

如果你只願意做輕鬆的事,人生就會困難重重;

但如果你願意做困難的事,人生就會變得輕鬆。

 

不要讓恐懼阻止你的行動,

面對恐懼,改由中性的想法去看待它,

並賦予自己克服它的積極想法。

 

 

17 有錢人持續學習;窮人認為已經知道一切。

 

窮人常常試圖證明他們是對的,

假裝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,

然後把自己貧困的原因怪罪於運氣太差。

 

有錢人了解自己哪裡不懂,不斷學習,

並且找曾經走過他們想走的路的人,向他們學習。

 

開始學習,

每個月至少讀一本關於金錢、商業或個人理財的書,

或是去上課,

或是找一個導師幫助你走上軌道。

 

 

17種有錢人的思考方式,

《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》整理而出,

不過我還是建議直接去買來看,

讓作者哈維用更直白的言語再跟你敘述一遍。

 

 

 

更多理財觀念可以參考:

財務自由,你應該先學會這六堂課(一)系列

財務自由,成功通往投資者的七大步驟

投資該怎麼做? 投資觀念養成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pacodre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